無論你是肉食系的
還是精神食糧派的
廣東,總有適合你的“美食”
廣東,“養生系吃貨”的精神故鄉。各種菜品應有盡有:蝦餃、糯米雞、白切雞、菠蘿油腸仔、艇仔粥……還有“信仰三件套”——湯、青菜、涼茶。
△ 在廣東,叫醒你的不是夢想,而是早茶
廣東美食實在太多、名氣太大,幾乎蓋過了深厚文化的光芒。
這里埋藏著古老神秘的南越王國,這里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,這里至今書寫著難得一見的北宋至明清的古建華章……
嶺南氣候之濕熱,廣東人深有體會,沒有湯與涼茶的話會很難捱。但木結構的古建筑就沒這么幸運了,蟲蝕、火災、洪災等一步步吞噬著古建的“生存空間”。
留存至今的每一處都是集結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奇跡。如梅庵大殿、德慶學宮、佛山祖廟此類年代久遠、制作精良、藝術價值極高的宋元明木構則更為難得。
△ 德慶學宮 圖源:德慶發布
在山西看過了舒朗、大氣、開闊的北方唐宋木構,讓我們共赴嶺南,看看熱帶海洋性氣候影響下的屋頂輕盈、進深更大的廣東古建筑,通過宗教、學宮、官邸、祠堂與民居5類不同類型的建筑,從建筑結構、布局、裝飾等多角度認識宋元至明清時期五嶺之南樣式獨特的古建筑。
01.
三大古建:嶺南稀存的宋元遺珍
嶺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筑——梅庵大殿,就坐落于廣東肇慶市西郊。其始建于宋太宗至道二年(996),是廣東唯一一座千年木構。恰因建于北宋初年,梅庵在建筑風格上既沿襲唐風,又開啟宋制。
其斗拱出跳總長達120分,位居全國斗拱前列;斗拱拱頭無拱瓣,為宋《營造法式》問世以前的古風;斗底刻皿板,保留中唐以前之古制;斗拱中同時保留拱栓、昂栓、齊心栓,這樣的建筑形制,全國僅此一處。
廣東唯一一座宋元兩代磚木結構古建筑——德慶學宮,也位于肇慶。其大成殿始建于宋神宗元豐四年(1081),重建于元成宗大德元年(1297),為我國嶺南現存最古老的孔廟,比北京國子監早十年,比番禺學宮早七十年,比蘇州文廟早近百年。
而南方眾多孔廟大成殿中,論建筑規模之大、結構之巧、氣勢之雄,也當首推德慶學宮大成殿。其設計者獨辟蹊徑,打破了傳統廳堂那種“八柱撐空”的木梁架結構而采用“四柱不頂”的獨特形式,既造就宏偉氣勢、又有助于防洪水、蟲蛀、雷擊等自然災害。
廣東還有一處難得一見的明代仿宋代制式的古建筑——佛山祖廟。其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(1078-1085),重修于明太祖洪武五年(1372),保留了中國古建筑中最復雜的八鋪作斗拱,巨大深遠的昂散發著滿滿的宋式風韻。
它也是廣東三大祠廟之一,是佛山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:道教文化、武術文化、民俗文化……比比皆是;巨型銅鏡、銅鼎、石刻、陶塑、瓦塑、木雕、磚雕……歷經百年,仍精致絕倫。故佛山祖廟有“東方民間藝術之宮”的美譽。